欢迎访问 卫生舆情网!

当前所在:首页 > 卫生人物

村医黄传华:走村入户看诊骑坏3辆车

发布时间:2023-03-23 17:16:35 作者:佚名   来源: 云南省卫健委

  去年12月以来,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大量增加,医疗卫生系统面临严峻挑战。在这场抗疫之战中,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“网底”,家庭医生成为群众的“健康守门人”,为应对这场疫情冲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  在距离昆明主城区有1个小时车程的滇源街道,可以见到乡村医生最真实的抗疫模样。

  患者一个电话打来

  他背上医药箱就赶到对方家

  1月12日下午4点半,滇源街道中所卫生室,一名男性患者正在输液。这名55岁的患者此前感染了新冠病毒,因为还有咳嗽、怕冷的症状,特意来找医生看看。一旁的医生黄传华正在一边拖着地,一边关注着患者输液的情况。

  中所卫生室一共有两名村医,这两天患者少了,另一名医生被抽调到中心卫生院支援,只剩下黄传华一个人守着卫生室。坐诊是他、入户是他、保洁也是他。几分钟前,他刚刚从一户人家看诊回来。“一个老人,92岁了,平时就患有哮喘,最近感染了新冠病毒,咳嗽有痰,肠胃也有点问题,我连着上门给他输液输了8天,现在老人终于稍微好转一些了。”

  中所卫生室负责的诊疗区域是周边的4个自然村,这一天,黄传华已经外出跑了3趟,分别去了3个自然村。

  打扫完卫生的黄传华看了看时间,快5点了。“有一个老人的针水可能快输完了,我得去看看。”背上医药箱,黄传华又出发了。

  黄传华的医药箱是个两层的银色铁皮箱,里面装着一次性注射器、棉签、听诊器,还有在新冠感染高峰时期最常用到的止咳、退热以及针对慢阻肺、肠胃不适问题的药物等。

  走出卫生室,黄传华骑上了停在门口的电动车——这是另一个常年陪伴他的“老伙计”。“在村子里,电动车最方便,这些年我都骑坏3辆电动车了。”

  

  

  黄传华骑着他的电动车走村入户

  

  5分钟不到,黄传华就到了患者家里。

  患者是一名91岁的老太太,患有慢阻肺,这两天出现了肚子疼、胸闷的症状。老人此前在卫生室签约过家庭医生,但这还是家属第一次找医生上门为她看诊。可能是老人年纪太大,针水滴得比较慢,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输完,黄传华为她检查了一下,决定先返回卫生室,晚点再过来。走之前,他叮嘱家属:“有什么情况给我打个电话就行,不用像今早一样特意跑去卫生室找我。”

  

  

  黄传华上门为老人输液

  

  说完,黄传华骑上电动车,返回了卫生室。

  村里哪家人有啥病

  他记得一清二楚

  这就是黄传华的日常。他和他的电动车,穿梭于周边4个村落里,20多年来,几乎每天如此。东边哪家老人胃不好,西边哪名患者腿老是痛,南边哪家孩子咳嗽了,北边哪名患者有慢阻肺……村里哪家有啥病,黄传华记得一清二楚。

  有意思的是,说起黄传华的大名,可能村里很多人都不知道,可一说起他的小名“祖合”,村里大部分人都认识。

  村里很多老人都是看着黄传华长大的,老人们不记得他的大名,只知道他是那个小时候上家里玩、长大了上家里为他们看病的祖合。“你说,这样的情分,我怎么能不尽心为乡亲们看病呢?”52岁的黄传华总是这样说。确实,“医者仁心”四个字早已刻入他的骨子里。黄传华一家三代从医,他的父亲从医整整46年,正是在父亲的影响下,他毅然选择了从医这条路。如今,这种信念又传给了他的下一代——女儿从云南中医药大学毕业,刚成为一名实习医生。

  一天接诊80个患者

  自己“阳”了没休息一天

  2022年10月19日,因为患有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,黄传华到医院做了扁桃体摘除手术。术后仅一个多月,他就遇到了新冠感染的高峰。

  “12月中下旬,大量村民感染新冠病毒,我们平时一个星期才有10多个患者,但那几天,最多的时候一天来了80个患者。”小小的卫生室坐满了输液的发热患者,屋里坐不下了,就把小板凳搬到门口。还有一些患者干脆把车开到卫生室门口,坐在车上输液。对那些已经无法起身的老年患者,黄传华和同事就一一上门为他们看诊。

  12月17日,黄传华自己也“阳”了。“还好我的症状不算重,还能坚持上班。”他配好针水,让媳妇给自己打了一针。黄传华说,媳妇虽然不是医务人员,但看他打针这么多年,看也看会了。打完针,他又开始看诊了,就这样,黄传华一天也没有休息。

  让人庆幸的是,村里的感染高峰来得快,去得也快,仅仅两三天后,就诊人数明显下降。如今,他的工作又恢复了常态。

  中心卫生院24小时接诊

  医护人员“轻伤不下火线”

  黄传华是全科医生,也是家庭医生团队的一员。在滇源街道,像他一样的村医一共有40人。

  滇源街道位于水源保护区,虽然地属盘龙区,但离昆明城区却有1个小时的车程。即使选择最好走的路线,也只有一半是高速公路,另一半则是盘旋的山间公路。

  滇源街道中心卫生院(滇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)是这里最大的医疗机构,除此之外,便是18个卫生室和5家小诊所。因此,虽然只是卫生院,但这里一直以来都是24小时接诊。

  “我们这里的新冠感染高峰相比主城区要略晚几天,患者从(2022年)12月10日前后开始增多,18、19日到了高峰,然而棘手的是医务人员也大量感染了。”滇源街道中心卫生院院长李培学介绍,面对患者和医务人员感染数量剧增的情况,卫生院及时做出了调整。“我们将例会和堂食都取消了,医务人员尽量住在宿舍,以减少感染,并抽调了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全力支援发热门诊和输液室。”李培学说,当时,没被感染的医务人员一直坚守岗位,轻症的也是“轻伤不下火线”。同时,卫生院安排了一线班和二线班,一旦有紧急情况,二线班就得随时顶上。

  滇源街道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较多,而这两者都是新冠防控的重点人群。“尤其是老年人,感染后重症率和死亡率比其他人群高,是我们的重点排查和管理对象。”李培学表示,患病人数开始增加时,卫生院就及时对重点人群进行了分类管理,挨个打电话询问他们是否感染、身体状况如何,并进行了用药指导,告诉大家预防和治疗的注意事项。截至1月12日,已经完成排查4338人,其中重点人群949人、次重点人群444人、一般人群2719人。

  分类排查的这部分人群中,绝大部分都签约了家庭医生。“所以我们基本掌握了他们的身体状况,知道他们有什么基础病,对于分类管理和健康指导起到了重要作用。”李培学介绍,签约了家庭医生的患者,如果遇到紧急情况,患者没法到医院就诊,就会给签约医生打电话,家庭医生团队会上门为他们看诊。

  “前两天有一名签约过家庭医生的老年患者,突然出现胸闷、呼吸困难、大汗淋漓等症状,家属联系家庭医生后,医务人员赶紧赶到了老人家中。”滇源街道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倪光雄介绍,医务人员赶到时,老人已经没有意识,检查发现心率和血压都很低。于是,家庭医生赶紧安排救护车将老人转运至最近的上级医院。

  由于滇源当地医疗条件有限,因此,转诊也是中心卫生院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。去年一年,卫生院共向上级医院转诊了100多名急重症患者。


原文链接:http://ynswsjkw.yn.gov.cn/html/2023/weijianxianfeng_0202/16110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友情链接:

食品安全项目简介| 本网招聘| 本网概况| 联系我们| 会员服务| 网站地图| 免责声明| 投稿服务|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卫生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。
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
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卫生舆情网 wsyqw.org.cn 版权所有。
京ICP备19030560号-20

联系电话:010-56212737 15311203802 010-53326578
监督电话:13261336050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
邮箱:spaqfz@163.com  客服QQ:2477399413 通联QQ:2243561739